首页

优美之家 论坛

时间:2025-05-25 22:34:38 作者:青海2025年科技活动周启幕 浏览量:62455

  中新网西宁5月24日电(祁增蓓)“举办科技活动周,就是要让广大民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了解科技的发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24日,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荔华说。

图为2025年青海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   祁增蓓摄

  当日,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5年青海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50余家省市有关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带来了150余项科普体验活动;12家医疗机构在现场开展义诊,为民众提供健康咨询;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试穿和安全实训课堂让民众体验安全知识的实用性。

图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机器狗表演吸引民众驻足观看。   祁增蓓摄

  VR体验、机器狗互动、北斗乐跑、流动球幕影院观影、无人机展示等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民众驻足参与。在8米长的科普竞技墙前,民众纷纷拿出手机扫码答题,积极挑战科普题库,在深度参与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青海省青藏科学考察服务中心展位前,工作人员郭旭鹏告诉中新网记者,青藏科考就像给青藏高原做“全身体检”,搞明白高原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我们希望通过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向民众介绍青藏科考研究成果,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建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什么要限制过度放牧,这些政策背后都有科考数据支撑。”

图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小朋友体验小游戏《种子墙》。   祁增蓓摄

  西宁市民封晓梅带着自己6岁的姑娘体验VR,她说:“平时也会带她去科技馆,但今天现场所能体验的东西更多元化,孩子也比较感兴趣。”

  科技活动周期间,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将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科研科普基地和各科技场馆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200余场特色群众性主题活动,集中展示科技创新成就,不断提高全民科学意识、科技能力和科学素养。

  此次活动由青海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联合主办,西宁市科技局和青海省科技馆承办。(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运动前后如何“加餐”?| 你问医答

将大气、水、固废、噪声等多环境要素以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要求依法全部纳入排污许可证,推动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

杭州亚运会全红婵夺冠后比心:感谢观众加油助威

由中芭青年演员张旗创作的《命运之歌》灵感源自《布兰诗歌》,描绘了人们对欢乐的憧憬、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启迪。徐琰和王济禹将第三次携手以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进行创作,在将音乐视觉化的同时又赋予舞蹈新的想象空间和视觉意象。青年编导彭捷带来新作《旅程》展现每个人都在一路走走停停,在兜兜转转中长大、成熟和老去。青年演员卢陈奇创作的《心灵相依》讲述了弥留之际的父亲和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彼此陪伴、传递着无法言喻的慰藉与力量。青年演员苏洋、武思明创作的《不要忘记我》从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视角来讲述爱的痕迹无法被抹去,也无法被遗忘。青年演员鹄禾伦则以前卫的AI视角创作了《机械心跳》。总导演李旸也将带来一部全新的《旷野之歌》,讲述民族大家庭里的文化融合,表达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举办 近百位外媒代表参加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中国财政部:正抓紧研究与取消普宅和非普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和司法部前期开展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国务院组织法修改工作。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调适性修改,研究提出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按照工作安排,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二是梳理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和提案,系统归纳宪法法律、党内法规中关于国务院组织机构的规定,认真研究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形成系列研究资料。三是征求部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经共同研究、反复协商、修改完善,形成了修订草案。

贵州贵定:民众漂流享清凉

长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涉及的区域范围广、监管环节复杂、监管部门多。本次发布的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强化协同履职,深化落实线索移送、办案协作、专业支持、信息共享等机制,构建协同共治大保护格局。坚持从长江生态保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以个案办理推动流域问题的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如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针对长江干线无证经营的老旧码头长期未接收靠港船舶污染物的问题,通过磋商、公开听证等方式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应对建议,避免老旧码头被“一关了之”,推动行政机关协同履职,实现辖区所有货运码头形成船舶污染物全流程闭环监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